首页

中国足踩馆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3 07:49:15 作者:2024年人均快递支出近千元,你花了多少? 浏览量:25665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冯志军 于仕琪)2023年,甘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3次大范围强霜冻近10年少见,区域性沙尘暴影响范围近20年最大;干旱日数近15年最多;降水局地极端性强,1小时超120毫米的强降雨创历史记录……

  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强23日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深居内陆的甘肃,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地区间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防灾减灾任务繁重的甘肃,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未来将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转型等工作。

  当日,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学会联合兰州大学、兰州资源环境大学、兰州市气象局等多个单位在兰州开展大型气象科普活动,纪念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的第64个世界气象日。

  “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多少度时的天气称之为高温?”“气象预警信号怎样运用?”在活动现场,通过气象宣传志愿咨询解答、气象科技展板展示、气象知识有奖竞答等系列宣传科普活动,向民众科普宣传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隐患、天气气候成因、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科学知识。

  据统计,2022年夏季,甘肃省还出现最强高温天气,54站次达极端高温事件标准;8月降水极端性强,干旱区酒泉市金塔县单日降水量超年均值。

  “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张强介绍说,未来甘肃将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目标,大力夯实卫星、雷达、数值预报和气象信息“四大支柱”,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

  根据规划,甘肃将推进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建立分级、分类、分区域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估服务业务;完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助力防灾减灾。

2023年11月中旬,甘肃省气象部门部署空地联合增雨(雪)作业方案。图为飞机增雨(雪)作业准备阶段。甘肃省气象局供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我们的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够,降水落区、时间、量级不够精准等短板,气象预警信息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张强说。

  张强表示,下一步,甘肃省气象部门将通过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增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推进新能源气象服务等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时隔近五年 福建漳州歌仔戏再赴金门演出

在此次活动中的“诗颂长江·长江的港”南京诗歌创作与拓展座谈会上,与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围绕长江文化的诗意表达、南京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诗歌创作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发布

此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网球协会等共同主办。中国网球巡回赛搭建了一个聚集全国范围内职业、业余和青少年高手的网球竞技交流平台,希望借助赛事进一步扩大网球人口,激发全民健身热潮。(完)

【中国少年说·对话榜样】系列短视频|互联网世界星光璀璨,助力复兴号变得更“聪明”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在加快推进2024年度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实施,持续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鼓励有工作基础的地区先行开展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方案和典型经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强化条块联动,加强业务指导和数据共享支撑,推动涉及本行业本领域“一件事”标准统一、业务协同,及时解决各地区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压茬推进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刘德华:幸运能与众多优秀导演合作向世界展现中国电影

丰门街道地处鹿城区西片城郊结合部,拥有企业1000余家,户籍人口1.2万人,外来人口则有1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92%。当地针对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精准定位的宣传方式开展。

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是指政府采用公开竞争方式依法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特许经营者,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